蓄势待发,静待“花”开。第19届杭州亚运会40个大项比赛即将于9月24日拉开序幕,并于当日诞生首金。赛场之外,亦有一群人默默为之战斗,较真着金牌的含金量检测,也为实现无线网速的“狂飙”……
这些赛前保障关乎亚运会的顺利推进,更关乎每一位运动员、参与者的观感体验。多月来,这场悄悄进行的“保卫战”,其紧张激烈程度不亚于赛场之内。
01 “技中计”之
奖牌检测的“绝对精准”
“这就是亚运金牌的样品‘湖山’,以玉琮为设计灵感,外方内圆,重550克……”从奖牌运输箱里取出一枚金牌后,方圆检测金属制品检测部副主任马再生向导报记者全方位展现奖牌细节。
此刻,19组灵动线条勾勒出的五千年良渚文化、两千五百年京杭运河历史、两千年西湖美景,如浪潮般映入眼帘。
完美呈现的背后,是中国美院设计团队20多轮设计方案的精益求精,是上海造币有限公司18道生产工艺的匠心制造,是浙江方圆检测人员驻场紧盯毫米级别的品控检测。
刻在奖牌上的匠心
伴随着金属摩擦声,一块平整的铜基材在压印机中逐渐呈现“湖山”图纹的“真容”,这是亚运奖牌的核心生产环节。待花纹成型,上海造币的检验人员会对产品边厚、平整度等符标性进行检测。
过了第一道品质关的铜基材将被送往机器加工进行数铣切割,这是奖牌的生产难点之一,与传统奖牌不同,本届亚运奖牌借鉴良渚文化“玉琮”样式,正反两面的四周边缘,都采用了明显高低落差的呈现方式,这对数铣切割的精准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前期各环节确认无误后,铜基材会被送往电镀车间进行镀金银。从落料到压印,数铣到电镀,再到最后的成品包装,每枚奖牌要经过约18道工序。期间,工匠们悉心对应工艺流程卡制作,实现奖牌工序质量的可追溯。
奖牌绶带也是此次的一大亮点,运用织锦提花工艺,环保印花技术,以双面手工缝合而成,同时采用弹扣轴的生耳结构固定在奖牌内部。绶带上的桥型束扣原型为拱宸桥,由镜面、砂面拼接而成,尽显水乡、桥乡的江南特色。
精准奖牌检测标准
“奖牌的金银含量必须大于等于2克,不能有负差。”“检测方式务必精准。”……今年3月17日的奖牌样品初检专题会上,亚组委、杭州市场监管局等多方围绕金银含量的检验方法,展开异常激烈的讨论。
这2克金银含量的检测难度在哪?方圆检测在其制定的第一稿检测方案中,采取了推算法,即取单位表面的金银量厚度,再根据占比面积来推算总含量。
但由于这一检测方法并没有国标作为依据,在检测过程中存在负误差几率,而出现了争议。“经过商议,我们决定采用最简单也最能保障结果的人力检测,以绝对值法达标亚组委的要求。”马再生回忆说。
今年3月初,亚组委通过杭州市局找到了方圆,委托奖牌检验任务。作为本届亚运会奖牌唯一质检机构,方圆第一时间召集金属制品检测部、珠宝潮奢事业部等组建了资深检测技术团队,针对《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奖牌及证书设计方案》及奖牌生产技术性能要求,提出包括抽样方法以及奖牌重量、贵金属镀层重量、镀层结合强度、耐腐蚀性以及绶带材质、色牢度和包装盒的抗压强度等10方面的质检实施方案。
“主要是制定判废标准,为了确定评判数值,我们还派技术专家到上海造币的电镀车间,详细查看相关参数和流程。”马再生解释说,就比方奖牌表层的凹陷、瑕疵点是否控制在0.5毫米之内,划痕是否超过1毫米等,定标一些细微的参数。
驻场保证金银含量
在电镀车间,奖牌要经过两道工序,第一道是预镀,即镀薄薄一层金银,第二道才是镀足分量。
“我们所说的绝对值法,就是比对第二道工序镀前镀后之间的金银重量。”马再生告诉记者,具体来说,就是在镀厚金前称重一次,镀厚金后再称重一次,通过追踪每一块奖牌的镀层重量,保证含金量达到2克以上。
5月上旬,方圆特派两位专业人员蹲点称重,连续两个月坚守驻扎在电镀车间:“每天要称100多块左右的奖牌,前后共称了4000多块奖牌。每个步骤都存有影像数据等资料。”
金银含量之外,亚残会奖牌上的一颗颗形状相同的小圆点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原来,这些小圆点是特意为亚残会运动员印刻的盲文。有别于文字,盲文是通过不同位置来呈现含义。对于驻场检测人员来说,无疑又增加了检测难度。
“只能靠肉眼去查验,分辨小圆点的位置是否准确对应金银铜等字样。避免出现镀的是金牌,盲文却是银牌铜牌。”方圆珠宝潮奢事业部主任助理胡丹静补充说,这是很容易疏忽的点,需要检验人员一块块去核对。
性能测试严控“掉皮”
伦敦奥运会金牌“氧化”,日本奥运会金牌“掉皮”,里约奥运会的金牌还得返厂维修……杭州亚运会奖牌是否会发生类似情况?答案是“不存在的”。
围绕此,生产方和检测方展开严防严控。在生产制造阶段,上海造币公司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质检体系,由沈阳、南京造币公司协助监检。“我们与体育赛事结缘已久,圆满完成了北京奥运会及冬奥会的奖牌生产制作任务,这次我们也会保质保量完成。”上海造币有限公司亚运奖牌项目负责人王海滨信心满满。
抽检阶段,方圆同样采取了最严苛的检测手段。开展盐雾试验的基础上,提出结合划格试验,以“双保险”杜绝金属和表层脱落。
“这是做盐雾试验的机器,里面喷洒的氯化钠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会形成雾气,附着在奖牌上面。”胡丹静对盐雾试验的流程、目的等给出了解答:“相当于,我们通过模拟外界的腐蚀环境,来检测奖牌的耐腐蚀性。”
划格试验则是在奖牌表层每间隔1毫米划一个井字,看井字中间有无起皮现象。如果剥落翘起,就表明附着强度不合格。
再度确认奖牌的金银工艺也是抽检阶段的必要环节。考虑到奖牌面积较大,检测人员取测表面11个点,检测金银含量。“在确认成分的同时,还要看金银成分的均衡度,进行全方位品控。”方圆珠宝潮奢事业部主任严雪俊介绍说。
历经6个月,方圆高质量完成了奖牌检测,现场检验样品数量达7135枚,累计抽检批次数达1200多批次。
02 “技中计”之
信电安防的“杭州方案”
远远望去,这座绿水青山间的富阳银湖体育中心,和周边群山融为一体,俨然一副现代版富春山居图。场馆内部,建有多个枪支弹药库室以及相配套的数字技术防范手段。
不止于银湖体育中心,“数智”作为杭州亚运会的鲜明底色,体现在全过程、各方面。参与场馆建设的企业、专家,成为了亚运信电安全的“守护者”,构建起网络安全的“铜墙铁壁”。
编制指南标准,助力赛事安防
一间几平方的办公室、两三个人忙碌的身影、逐字逐句商议讨论。《杭州第19届亚运会场馆安防基础设施建设指南》的整体框架就此浮出水面。2020年底,《指南》的编制任务迫在眉睫,杭州亚组委安保办的相关人员在方圆蹲了整整一个礼拜。
翻开《指南》,记者看到总共包含7部分内容。包括开(闭)幕式场馆、竞赛场馆、独立训练场馆、亚运村及亚运分村等安防基础设施建设需求。
“作为亚运场馆安防建设的提纲挈领,这本册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方圆信电工程检测部副主任詹德佑介绍说,从启动编制到正式发布,亚组委用了近一年时间不断打磨完善。
借助《指南》,亚运场馆安防建设和质量评价有了依据。两年多来,杭州市公安部门牵头组成的一支专家队伍,以多方会诊的形式,对重要亚运场馆的视频监控、智能门禁、无人机防御电子防范系统以及防冲撞装置等实体防范设施进行评估检查,以确保各类安防设施成为亚运场馆的安全“金钟罩”。
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杭州亚运公园乒乓球馆、淳安界首体育馆等多个亚运主场馆由方圆参与技防系统的运行评估。“在实际检查过程中,我们一直以全覆盖,全防护的要求,结合先进技术应用以及更高要求安防管理理念,高标准严要求去查漏补缺,提出改进提升的意见建议。”詹德佑接着说道,通过实体防范、技术防范和人力防范三个维度以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角度去评价检查,更有助于防范能力的提升。
此外,方圆还为主参与了杭州市地方标准DB3301/T65《反恐怖防范系统管理规范》的修订。其中,第一部分通则为牵头单位。该标准将作为亚运举办期间确保安全防范重要的参考。
检测网络设施,保障传输“狂飙”
走进杭州电竞中心,专属于电子竞技的 “速度与智能”无处不在。对于电竞参赛者来说,电子竞技赛场瞬息万变,高度依赖网络质量。为此,中国移动在该场馆运用了全感知的5G数字基座,布设使用了赛事专用全光网络。
本届赛事的观众端网络同样动力十足。开幕式期间,主会场“大莲花”及周边地区预计迎来近10万人规模的用网高峰。“我们研发了自呼吸弹性网络技术,可以在赛时‘开足马力’,保障大莲花场馆内外同时使用5G网络不卡顿。”浙江移动杭州分公司亚运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昨晚,记者沿着杭州观澜路这条4公里长的景观带,体验了一把从奥体中心到亚运村的“丝滑”网络。一路上,有不少市民、游客连连点赞:“打开手机观看比赛,感觉足球要从屏幕里飞出来一样!”
作为信息网络设施验收检测方,方圆深入黄龙体育中心、杭州电竞中心等10多个亚运场馆,展开无线和有线网络的检测。“我们的任务就是要全力检测、评估网络传输质量以及网络覆盖面,确保其达到赛事核心区和配套功能用房网络高质量、全覆盖的设计要求。”詹德佑告诉记者:“网络基础设施是赛事保障的基石,是视频、消息对外输出的介质,起到非常关键的承载作用。”
另据了解,方圆还参与了“西湖公安亚运AR数智安保平台”等多个亚运相关数智信息平台的等级保护测评,助力亚运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和网络安全保护。
03 “技中计”之
场馆工程的“材料试验”
钱塘江南岸,紧挨新彭埠大桥的杭州亚运村高楼林立。乘坐电动摆渡车穿行其间,可见内在绿化环境与建筑景观搭配协调……
“绿色”是杭州亚运会摆在重要位置的办赛理念。观望整个办赛过程当中,处处体现着“绿色”实践。大到绿色城市、绿色照明,绿色场馆,小到一根管道、一个螺丝钉、一罐涂料。
新材料“筑”力亚运
本次56个竞赛场馆中,新建场馆为12个。承建方坚持以绿色建筑设计为导则,不少企业也在其中融入了新科技、新材料等。
“为了契合杭州亚运的主题,我们做了很多探索和尝试。比如膜材料,试点应用在了一些标志性建筑上。我们的产品具有自清洁功能,能够使我们的亚运场馆,在长时间使用的状态下,始终保持光鲜亮丽的本色。”国科(浙江)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位于桐乡的中国巨石股份有限公司,也为家门口的亚运会贡献着自己的薄纤之力。巨石的该款热塑增强纱系列产品,产能位居世界第一。企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类玻璃纤维运用于亚运村等项目,具有抗老化、透光好、不变形、抗紫外线、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拿杭州上城体育中心体育场的改造来说,该工程采用了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这一建材有极低的导热系数,保温效果是粘土的6倍、普通混凝土的12倍。用作外墙时,可大大降低冷暖空调的使用能耗。
另据介绍,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等众多场馆,采用了环保防腐油漆涂料。该材料具有良好的附着力和耐化学性能,能够抵抗多种腐蚀性物质的侵袭,且耐磨、耐冲击、耐热。
进场须严格“体检”
项目工程施工进场前,各类建筑材料必须要做一次“体检”,涵盖强度、抗渗防水、防火阻燃以及环保性能等多方面测试。这其中,少不了方圆检测的快速响应。
“都是时效性要求很高的检测工作,因为要保证工程进度。我们一旦接到任务,就要第一时间安排检测。”方圆建材产品检验所副所长张广宇道出了参与检测以来的切身感受。
“这里就是我们的建材制样区,首先要按照规格对产品进行切割,写上编号。”张广宇指向实验室里的大型设备介绍说:“再通过这些试验机,对试样进行拉伸和抗压等测试,得出强度和破坏荷载,也就是反映建材的承受荷载的能力。”
跟随张广宇的脚步,记者来到了建材分析区。亚运场馆的装饰装修材料类产品以及亚运奖牌盒有害物质释放量的检测,就是在这一实验区域。通俗点说,即在把产品放入专用的试验舱内静至24小时后,通过对释放气体的采集和仪器分析,测试材料和产品里是否含甲醛、TVOC等有害物质。
在方圆,产品送来质检后,要经过制样、性能测试、数据记录等多个环节,一般3日至5日内就能出检测报告。“为杭州亚运贡献我们的力量,辛苦但很值得。”那段时间,加班加点于方圆人而言是家常便饭。